近日,由灵秀书院主办的“潘永耀师生书法展”在花都区美术馆启幕。本次展览以“墨韵传承 师友同辉”为主题,不仅呈现潘永耀及其学生的精心力作首次集体亮相,更同步展出书院珍藏的历代书画拓片与典藏级墨宝什么杠杆股票,实现传统书法与当代艺术的跨时空对话,为观众打造一场穿越千年的笔墨盛宴。
此次联展,潘永耀携学生的书法作品涵盖隶书、楷书、行书、草书等多种书体,既有对“二王”“颜柳褚赵”等经典碑帖的临习传承,亦有融入个人风格的创新表达。学生作品中,既有刚入书院的青少年临摹之作,亦有研习多年的中青年书法家原创精品,尽显“师者领路、学者精进”的教学成果。
本次展览既是潘永耀多年书法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集中呈现,亦展现其学生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探索:42位师生作品风格多元,既见碑帖功底,又融时代审美,生动诠释“师者传其道,学者拓其新”的教育理念。展览通过师生作品的同台对话,传递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对艺术创新的包容,为地方书法教育及文化事业发展注入强心剂。
灵秀书院精选馆藏重量级文物同步陈列,包括颜真卿《多宝塔碑》原拓片(清晰呈现“颜体”雄浑筋骨)、褚遂良《圣教序》原拓片(尽显“褚体”秀逸神韵),以及唐代佚名小楷写经卷(见证文人抄经的虔诚与笔墨精妙)等唐代书法巅峰之作;清代状元徐郙小楷、多位进士官宦墨迹,尽显科举时代文人书法的严谨法度。岭南大家谢兰生行书条幅,笔墨疏朗间透出清代广东文人的雅趣等清代名人墨宝专题;以及民主革命家、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先生画作《祝福》,以水墨寄寓家国情怀,与书法展“传承社会责任”的主题遥相呼应。近现代革命文化印记。
这些跨越千年的文物级展品,与当代师生作品并置展厅,形成“唐代法度—清代韵味—当代创新”的时空对话,让观众在对比中感受书法艺术“变”与“不变”的永恒魅力。
开幕式致辞环节,嘉宾围绕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使命展开探讨。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志平从“墨”与“韵”的哲学关系切入,提出“墨是物质载体,韵是精神流脉”,认为书法传承不仅是技法习得,更需回归“读书写字”的本质,倡导“毛笔日常书写”以守护文化基因,引发对书法教育根本的思考。
广东省书协副主席梁炳伦结合启功先生书法理论,将“韵”解读为“运动的韵律”,提出书法之美在于线条动态与结构规律(如黄金分割比例)的融合,强调优秀作品应具备“打动人心的能量”,为传统艺术创新提供新思路。
展览即日起至4月23日向公众免费开放(地址:花都区美术馆)。据悉,灵秀书院后续还将举办书法公益讲座、亲子体验等活动,推动书法艺术走进大众,让“墨韵传承”从展厅走向生活,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。
南方+记者 周甫琦什么杠杆股票